請求同事辦事要誠懇
--摘自網絡
請求同事辦事,要把握好恰當的時機,對方時間寬裕,心情舒暢時,請求他做點事得到答應的可能性很大;相反,對方心境不佳時,你的請求可能只會令他心煩,一般很難得到確定的答復。因此要適應對方的心理需求而提出誠懇的請求,利用情義打動同事,這是你辦事取得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辦法。
某機關接到上級分配下來的植樹任務,機關幾十名同志都主動承擔一些任務,惟有幾位“老調皮”,任憑主任怎么在政治上動員都不愿認領任務,搞得主任很難堪。
下班后主任把這幾位“老調皮”叫到辦公室,輕聲地說:“我只講最后一遍,我現在很為難,請你們幫個忙。”奇怪的是,剛才態度很強硬的幾個“搗蛋鬼”聽了這句語重心長的話,紛紛表示:“主任,我們不會讓你為難了!”說完立即回去認領自己的任務。
一句充滿人情味的請求話,比通盤大道理更有說服力,看來人還是比較重情義的。主任用請求的話打動了他們,讓他們覺得:主任看得起咱,怎么能不給面子呢?
托同事辦事也是一樣,求同事辦事時態度一定要誠懇,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義。需將事情的前因后果、利害關系說個清清楚楚。要說明為什么自己不辦或辦不了而去找他辦。總之,要讓同事了解得十分清楚,知根知底。你的態度越誠懇,同事也就越不可能拒絕你。另外托同事辦的事,一般還應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成則成,不成則不成,這樣的話同事才能有的放矢。不要托同事辦一些目的不明確、比較籠統的事,應該托同事辦一些難度不大、目標明確、效果顯著的事,這樣有利于你向他致謝。
同事之間,關系微妙,個性相差很大;同事之間,只有以誠相交,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幫得上你。
人的個性千差萬別,有的含蓄、深沉,有的活潑、隨和,有的坦率、耿直。含蓄、深沉者可以表現出樸實、端莊的美,活潑、隨和者可以表現出熱誠、活潑的美,坦率、耿直者也有透明、純真之美。人生的美是多姿多彩的。在各種美的個性之中,有一種共同的品性,那就是真誠。
真誠的低層次要求是不說謊,不欺騙對方,但在復雜的社會活動中,目的和手段要有一定的區別。醫生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以利于治病救人,往往向病人隱瞞病情,編造一套謊話給病人。這樣才能使病人早日康復。它表現的不是虛偽,而是更高、更深層的真誠,是出于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的真誠。只有智慧、德性和能力達到高度統一的人,才能表現出這種深層次的真誠美。
情與義就是一種真誠,同事相交需要真誠!
日本大企業家小池曾說過:“做人就像做生意一樣,第一要訣就是誠實。誠實就像樹木的根,如果沒有根,樹木就別想有生命了。”
這段話也可以說概括了小池成功的經驗。
小池出身貧寒,20歲時就替一家機器公司當推銷員。有一段時期,他推銷機器非常順利,半個月內就跟33位顧客做成了生意。之后,他發現自己所在公司賣的機器比別的公司生產的同樣性能的機器昂貴。他想,同他訂約的客戶如果知道了,一定會對他的信用產生懷疑。于是深感不安的小池立即帶著訂約書和訂金,整整花了3天的時間,逐門逐戶去找客戶,老老實實向客戶說明,他所賣的機器比別家的機器昂貴,為此請他們廢棄契約。
這種誠實的做法使每個訂戶都深受感動。結果,33人中沒有一個與小池廢約,反而加深了對小池的信賴和敬佩。
誠實真是具有驚人的魔力,它像磁鐵一般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后來,人們就像小鐵片被磁鐵吸引似的,紛紛前來他的店購買東西或訂購機器,這樣沒多久,小池就成為“鈔票滿天飛”的人了。
日本專門研究社會關系的谷子博士有一次說:“大多數人選擇朋友都是以對方是否出于真情而決定的。”他說有一個富翁為了測驗別人對他是否真誠,就偽裝病重住進醫院。
結果,富翁說:“很多人來看我,但我看出其中許多人都是希望分配我的遺產而來的,特別是我的親人。”
谷子博士問他:“你的朋友也來看你嗎?”
“經常和我有來往的朋友都來了,但我知道他們不過是當做一種例行的應酬罷了。”
“還有幾個平素和我不睦的人也來了,但我知道他們只是樂于聽到我病重,所以幸災樂禍地來看我。”
照他的說法,他測驗的結果或許是,根本沒有一個人在“真誠”方面及格。
谷子博士就告訴他:“我們為什么苦于測驗別人對自己真誠?測驗一下自己對別人是否真誠,豈不更可靠?”
與其試探別人的真誠,不如問問自己是否真誠。因為我們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思想,總是希望別人為自己赴湯蹈火,而自己對別人則樣樣三思而后行。這樣的思想確實要不得。
請求同事幫助時,應當帶著深情厚義的誠懇態度。
向別人提出請求,無論請求別人干什么,都應當“請”字當頭,即使是在自己家里,當你需要家人為你做什么事時,也應當多用“請”字。向別人提出較重大的請求時,還應當把握恰當的時機。比如,對方正在聚精會神地思考問題或操作實驗,對方正遇到麻煩或心情比較沉重時,最好不要去打擾他。如果你的請求遭到別人的拒絕,也應當表示理解,而不能強人所難,更不能給人臉色,不能讓人覺得自己無禮。
請求同事,還要端正態度,注意語氣,雖然請求時無須低聲下氣,但也絕不能居高臨下,態度傲慢,非要別人答應不可,而應當語氣誠懇,平等對待,要有協商的語氣。如“勞駕,我過一下,行嗎?”“對不起,請別抽煙,好嗎?”“什么時候打打球,怎么樣?”同時,還要體諒對方的心理。“我知道這事對你來說不好辦,但我實在沒有辦法,只好難為你了。”
當有客觀原因,你的同事不能答應請求,你不能抱怨、憤怒甚至是惡語相對,還得還禮道謝:“謝謝你!”“沒關系,我可以找別人。”“沒事,你忙你的吧!”這樣你的同事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肯定會鼎力相助。如果你不能體諒對方,甚至對同事加以抱怨,就等于堵死了再次向同事提出請求的通路。 |